最近開始整理手邊的資料, 順便也把心得記錄下來。很多人都知道MIT(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全球知名的 學府,在理工甚至是管理領域都是相當傑出的頂尖研究發展中心。就我比較熟悉
的領域,像是世界多媒體的 先驅Media Lab,在Communications Futures、Digital Life等研究計畫都有很
卓越的表現,CSAIL Lab (Computer Scienc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在User Interface、
Vision、Dynamic Languages、Agent-based Intelligent Reactive Environments這些方向的創新也一直突
破,我自己認為MIT不只是象牙塔內的學究派,他們會以能正確執行動作的半成品來驗證理論,也讓領域外
的人能夠快速瞭解如何應用,他們在演算法和應用推廣都不遺餘力,常常貢獻已經開發成功的模組為後來做
相關研究的人鋪路,一方面互通有無,二來也可以大大增加自己概念的能見度(很多領域都是這樣,先出來的
先佔有學術地位與市場,後來衍生的新理論不但要接受嚴格的檢驗,又要能說服已經熟悉的使用者改變,付
出的人力物力代價太高)。MIT裡面的老師當然也會接計畫,找公司合作,但差別的是在理想被孕育出來前,
所要投入的研發成本是很可觀的,對於企業來說,找到立即上戰場的產品,與創造下一代的產品,投資對象
是不一樣的,這就是目前臺灣學術界還不能成為世界一流的部份因素,如果一窩蜂都趕熱潮賺錢,那沒有人
會願意花大錢去創新?MIT的價值就在此,他們要比的,是遠見、是概念、是夢想、是未來,我當然知道即
使強如MIT,也一定有人是為了市場需要來做研究,但這種眼前產品的計畫在MIT全校學術發展的比例上,應
該還是比臺灣低了點,他們花了更多時間與金錢走各種領域的擔任領導者的角色,這才是他們最重要的資產
與價值。這部書是一個MIT機械系的學生,將他攻讀碩士的歷程,與在MIT裡面的點點滴滴,集結成冊,書裡
不只有MIT的學術成就,也刻畫出MIT裡面的龐大壓力與疏離感,還有MIT培養學生思考與邏輯的規劃,不是
每間學校用了一樣的教材,或是請同樣的老師,擁有一樣的學生就可以達成的。這一切都是互相配合的,形
成一種在良性競爭下的砥礪與成長,有自己的學風,培養出有自己格調的學生,為各種領域做出貢獻,這才
是研究的精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