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要切割兩者的關係,不論是政治、經濟、教育、環境上,
需要修正的地方實在太多了。
應該不是只有改名就算了,雖然很多人認為改名是首要過程,
這其中的政治角力與族群對抗,我是不太了解,沒有特定立場。
但是看到連以前國高中學習的國文教材,也打著去中國化的口號,
拿掉一些流傳已久,富有深意的好作品,這種想法我實在無法理解。
教育的本質,是賦予學習者,一些基本而入門的知識,以此為基底,
去思考孕育出更多的創新與想法,不斷的去蕪存菁,日積月累,
期望能夠繼續擴展該領域的學問。換句話說,很多學問事前人不斷嚐試,
得到的心得與經驗,非一蹴可及的。而文學正是需要長期堆疊,
才能有些許成果的。現在為了去中國化,而全盤否定所有與中國大陸(甚至是古代中國)
相關的作家與作品,是否有點小家子氣?如果看了中國相關的書籍就會認同中國,
想回歸中國,那也把身為人類的頭腦想簡單了吧?更何況文學的發展,
不是幾年過去就能發展出一套具規模的文化系統,真要去中國化,
恐怕連文字系統都要改變,這並沒有太大意義。
與世界接軌,與潮流同步,要有宏觀的眼界,才能有遠見。
學習他人的優點,彌補自己的不足,產生專屬的獨到之處,
這個道理相當簡單,相信那些更高知識份子的主政者與相關人士,
應該更清楚才是。(希望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