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ited 13 states (5.77%)
Create your own visited map of The World or Triposo world travel guide for Android

2008-03-24

OLED電視產品上市 朝大尺寸應用邁進

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器最早出現在1999年,當時它被認為是平面顯示領域的後起之秀,以及將迅速在各種廣泛應用中取代LCD的殺手。而當時的業界評論人士也曾提醒道:OLED技術可能要到2002或2003年時才能提升到可推出10英吋產品的水準。

時光飛逝,轉眼間已過了九年,在2008年的今天卻只有一款大於10英吋的OLED產品問世,且其數量相對較少,因而據說製造商是每推出一 台就賠一台。此外,OLED技術目前仍侷限在若干小尺寸螢幕的應用。這一切究竟是怎麼了?最近,Sony已開始推出一款11英吋的OLED電視以試驗市場 反應,然而下一步呢?

針對OLED技術發展未能符合預期這一結果來看,有兩項最常被提及的理由。其一,LCD技術一直持續地發展,在推動更低成本與更高性能的道路上不曾稍歇;而被動OLED因而變得較不具有吸引力。其二:主動矩陣(AM)OLED在AM電路、顯示器材料和構造,以及在電路和顯示器的發展障礙並實現合理製造良率所需的投資看來似乎無法獲得預期的回報。

研究公司DisplaySearch副總裁Barry Young指出,“在2004~2005年因景氣跌至谷底引發業者退出潮流之前”的約15家被動OLED廠商中,目前僅存幾家,包括錸寶科技 (RiTDisplay)、TDK、先鋒(Pioneer)、悠景科技(Univision)和三星(Samsung) SDI等公司。一直到2007年秋天,Samsung SDI才第一次將AM OLED投入量產,現在每月都可出貨幾十萬片的2英吋產品。此外,奇晶光電(CMEL,幾萬片)和Sony(幾千片)這兩家公司從2007年起也開始小量 投產。

產品趨勢

根據DisplaySearch表示,大約有90%的OLED產品僅針對兩項應用:個人媒體播放器和行動電話。在行動電話應用中,AM OLED一般作為行動電話的主要面板,而被動OLED則應用在較低要求的次面板中。

儘管朝向2.8~3.2英吋轉變的趨勢相當明顯,但目前最常用的OLED面板還是QVGA(320 x 240畫素)規格的2.2~2.4英吋產品。

例如,奇晶光電最近就擴展其於2.4英吋產品以外的領域,推出了一款26萬色的2.8英吋AM OLED。該產品顯現出OLED比LCD所具有的優勢:僅2mm厚的外型、+/-90°的無限制視角,以及-40℃到+85℃的寬廣工作溫度範圍。

最新的2.2英吋AM OLED具有很好的性能,包括10,000:1以上的對比度、200nit的亮度,而功耗僅為1/4W。目前,該顯示器的使用壽命(一半亮度時)可達約5萬小時。

目前小尺寸OLED供不應求,Young指出,但已有跡象顯示2008年的產量將可增加。例如,奇晶光電和Samsung SDI都發佈了建造新生產線以加倍其OLED產能的計劃,而目前生產線的良率提升也將可增加未來的產能。在2008年,就整個手持設備的中階市場來說, Samsung SDI和奇晶光電都將AM OLED鎖定在3~到8英吋的應用領域。

此外,先前也曾生產被動OLED的LG電子在2007年開始AM LCD的生產;而包括佳能(Canon)等公司也可能在隨後加入。

也有一些跡象顯示,大尺寸OLED將在幾年內問世。幾家公司已展示其較大尺寸的AM OLED,例如Sony的11吋和27吋產品、Samsung SDI的15.1吋顯示器、奇晶光電的25吋顯示器等。在2006年推出OLED電視所造成的轟動使得沈寂的大尺寸OLED計劃重新煥發活力,並促成 Sony公司在2007年底推出一款11英吋的OLED電視,Young表示。

截至目前為止,Samsung SDI宣佈,該公司預計在2009年時將會有14、15和21英吋的AM OLED監視器問世,而2010年將出現42英吋的AM OLED電視。奇晶光電的目標是在2010年針對電視應用推出32英吋的AM OLED。此外,LG Philips LCD也正開發AM OLED,並展示了用於打造可撓式顯示器的技術。據稱,日本松下(Matsushita)也正研發用於電視大小的AM OLED;而卡西歐(Casio)也是一般公認可能成為該領域的新競爭者。DisplaySearch預計,在2009年將有30英吋的AM OLED電視問世。

當然,誰也不能保證OLED製造商不會再次抽身而退。實際上,東芝公司就曾經發佈將在2009年推出30英吋AM OLED電視的計劃,然而卻在去年12月就改變了初衷。東芝公司在AM OLED業務的新開發重點將是行動電話等應用的小型面板。

=======================================================

OLED一直有取代LCD的架勢,不過經過那麼久的發展以來,始終難以在良率與價格上取得平衡,以至於國內許多顯示器的廠商紛紛抽腿,雖然成像畫質與顏色細膩度高過LCD,但是必須讓使用者認同這樣的品質值得花更多金錢去換取,才能打入市場。我的同學也有不少在OLED領域研究,但是加入公司後,卻被抽換到其他部門發展,可以看出臺灣廠商目前對於OLED是抱持觀望態度,但是科技產業就是這麼現實,發展的時間晚了一步,往往會讓很多comman sense的專利與概念被對手搶先登記,等到這個技術普及後,就要面對外國大廠的專利訴訟與權利金大戰。不過發展新的技術,若是投入資金龐大,沒有具體成果,又會讓股東臉色難看,這兩者間的關係非常微妙。臺灣的科技產業常常因為政策或是技術更替,必須快速做出大規模的反應,這樣的求生力也是臺灣科技產業的優勢之一,只不過在絞盡腦汁的cost down過程中,是不是應該在產品上建立其獨特性的附屬價值,一來可以測試使用者對於新技術的接受度,二來又可以鞏固自己的專利網,或許是比較好的發展形態。

這些也是同標籤文章 :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If you are open to having a guest blog poster please reply and let me know. I will provide you with unique content for your blog,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