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ited 13 states (5.77%)
Create your own visited map of The World or Triposo world travel guide for Android
2010-03-30
2010-03-26
Google證實:Chrome 瀏覽器將內建 Flash
蘋果公司或許主張排斥Adobe的Flash Player,但Google務實地決定,要在其Chrome瀏覽器內建這項軟體。
Google 30日在其Chromium部落格宣布納入Flash。近幾個月來,該公司一直在進行一項提升Flash外掛安全性的相關計畫。Google要讓網路成為應用軟體的執行平台,但不希望外掛程式造成安全和當機問題。
Google具體表示,將先伴隨Chrome提供Flash,並會提供自動更新,最終將Flash納入Chrome沙盒,進一步掌控其風險。
外界對此並不意外。首先,ZDNet記者Larry Dignan已在29日率先報導這項消息。但甚至早在去年7月,Google便透露Adobe是其Chrome OS瀏覽器作業系統的伙伴之一。那就保證Flash會在Chrome OS佔有一席之地。
此舉真正的意義是,Flash與HTML即將推出的新功能和相關網路標準的關係,不是某些人以為的你死我活、非黑即白。HTML、CSS和JavaScript確實對Flash構成威脅,但網路上有大量Flash內容也是事實。而且,Adobe也願意接受下一代的網路標準。
Google工程副總Linus Upson在其部落格寫道:「改善傳統的瀏覽器外掛模式,能讓外掛軟體和瀏覽器的HTML及JavaScript引擎一樣快速、穩定和安全,也能讓其他外掛軟體在繪製和指令編寫上,更無縫地共用。」
Paul Betlem, Adobe Flash Player資深工程主任Paul Betlem也有同感,他在Adobe部落格寫道:「我們的期望是,Chrome與Flash Player之間堅固的整合,能成為一個更一致、無縫和有效之網路瀏覽經驗的示範。」
另一項有趣的觀察,是整頓NPAPI(幾種瀏覽器使用的Netscape外掛應用程式界面)的工作。去年7月,Google提出一項稱為平台獨立NPAPI的計畫。而在30日,Google宣布已贏得Adobe和Firefox開發方Mozilla的支持。
有趣的地方在於Google想要改變的原因之一,是讓自己的Native Client技術使用Flash或其他外掛。Native Client是一種程式編寫基礎,能為網路應用軟體提供硬體加速,而Google準備將此技術內建在Chrome和Chrome OS。若網路開發者要改用Native Client驅動,平順的轉移是相當重要的。
因此,整體的方向相當清楚:三個盟友正一起努力,讓網路應用軟體成為取代傳統應用軟體更有力的選擇。(陳智文/譯)
2010-03-23
2010-03-22
2010-03-21
2010-03-20
Google 行事曆重新排程變聰明了
Google的免費與付費版線上行事曆服務正實驗一項新功能,讓行事曆重新排程(rescheduling)流程自動化。
這項功能稱為「智慧重新排程」(Smart rescheduling),讓Google Calendar的事件產生器(event creators)依據與會者的共享行程表,自動挑選另一個時間開會。此功能讓找尋新時段的過程自動化。多年來眾多新創公司一直在設法解決這個問題。
不過,有個先決條件是,其他的與會者必須與你分享他們的行事曆。若你只是第一次跟某人開會,而且只開一次,這樣的要求就有點牽強;不過,若是premier和企業版的 Google Apps用戶,這功能可整合至目前使用中的會議室排程工具,結果將在搜尋空檔時間時納入考量。
根據Google的解說,「智慧重新排程」演算法的製作方式,與Google搜尋演算法有許多共同點。一如Google整理網路搜尋結果,智慧重新排程程式也會根據它認為最適當的時段,為新的開會時間排序。會議主辦者還可修改可接受的時間範圍(time range),以及希望或需要邀請誰與會,來調整系統提出的建議。
目前「智慧重新排程」功能只是Google Calendar Labs的一項實驗計畫,使用者必須從那個選單中選取它才能使用。不過,接受者(recipients)不需更改任何設定就能運作。(唐慧文譯)
2010-03-18
2010-03-16
爆裂末路 (Road of No Return) 70分
2010-03-13
爆料大師 (The Informant) 75分
微軟「瀏覽器選擇」不會引進亞洲
Opera軟體公司向歐盟執委會控訴微軟的瀏覽器壟斷市場,但表示不會在亞太地區採取類似的行動。Mozilla基金會的「開放選擇」(Open to Choice)運動也不打算大張旗鼓地在亞洲推廣。
接受ZDNet Asia電子郵件訪問時,Opera發言人表示,雖然身為歐洲互通系統委員會(ECIS)的會員,但Opera並未決定針對「瀏覽器選擇」問題在亞太地區進行遊說。ECIS上周二發布一項聲明,敦促全球各地的反壟斷機構在各國落實瀏覽器選擇(Browser Choice)。
Mozilla正推動「開放選擇」運動,以增強歐洲使用者對瀏覽器選擇的意識。Mozilla亞洲商業發展總監Gen Kanai表示,這項運動將聚焦於歐盟區,但不排除未來在亞太地區推行。
倫敦Ovum公司資深分析師Mike Davis認為,在亞太地區,微軟「不大可能」被要求落實瀏覽器選擇,因為此地並無類似歐盟執委會這樣的單一機構,可確保跨越國界形成一個單一市場。
不過,Davis說,個別國家仍可決定片面採取行動,特別是澳洲最有可能。
ECIS法律顧問兼發言人Thomas Vinje在電話訪問中表示,亞太各國的公平競爭當局可自行在本國推動瀏覽器選擇。
包括南韓、中國、日本和台灣在內的國家,都有公平競爭主管機關,而ECIS會應邀協助這些機構進行法律分析。
針對ECIS在全球各地推動瀏覽器選擇,微軟發言人透過電子郵件表示:「本公司致力於解決歐盟執委會在歐洲經濟區(EEA)的競爭法顧慮,也致力於遵守世界其他司法管轄區的法規,有時候各地的法規並不一致。」
2007年,Opera向歐盟執委會申訴,指控微軟把Internet Explorer瀏覽器與Windows作業系統捆綁在一起,涉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經過多年訴訟,執委會接受微軟的和解提案,也就是藉瀏覽器選擇畫面(ballot screen),提供用戶IE之外的選項。(唐慧文譯)
==========================================================
是怎樣,亞洲人就不是人嗎?最好是玩這招還那麼張揚,就是要等到使用者群集起來對抗你的產品就是了,亞洲應該也有個統合的窗口,公開反對瀏覽器與作業系統綁在一起的做法,不要一直被MS玩弄。
2010-03-12
HDMI 1.4a加入強制性3D格式
由於業界將大力推動 3D 立體影像,為針對提升 3D 立體影像傳輸效果, HDMI 協議標準授權機構 HDMI Licensing, LLC 發表 HDMI 1.4 的 3D 立體補充規範文件檔,把 HDMI 1.4a 規範定下新標準,其中在規範中加入了 Top-and-Bottom 3D 畫面傳輸格式,同時為廣播內容增加了 Side-by-Side Horizontal 和 Top-and-Bottom 兩種強制性格式,以回應未來 3D 廣播應用的市場需求。
據 HDMI Licensing, LLC 總裁 Steve Venuti 表示,雖然 HDMI 1.4 已早在 2009 年 6 月已發佈,但由於當時因 3D 廣播在市場還未普及,因此沒有選用廣播內容的強制性 3D 格式,直到目前市場方向變得明確, HDMI 組織便在最新 HDMI 1.4a 標準中加入相關回應而滿足市場需要。
在全新發表的 HDMI 1.4 3D 立體補充規範文件檔中,指出 HDMI 1.4 在規範中加入了 Top-and-Bottom 3D 畫面傳輸格式,當中設備廠商需要乎合的強制性格式標準包括 1080p @ 23.98/24Hz 畫格封包電影內容,遊戲內容則為 720p @ 50 或 59.94/60Hz 畫格封包。
同時,廣播內容亦增加了 1080i @ 50 或 59.94/60Hz 的 Side-by-Side Horizontal 和 720p @ 50 或 59.94/60Hz 或 1080p @ 23.97/24Hz 的 Top-and-Bottom 兩種強制性格式,透過增加這兩種強制性格式, HDMI 1.4a 版規範可以為專門透過 HDMI 連接提供 3D 內容的設備提供更大的互通性。
新的 HDMI 1.4 規範亦對採用 3D 格式的設備設有強制要求,其中在顯示器方面必須支援所有強制性格式,輸入源則必須支援至少一種強制性格式,此外,中繼器則必須能夠通過所有的強制性格式。 HDMI 開發廠商可獲 90 天時間製作並銷售符合 1.4a 規範並且通過 CTS 1.4a 版的產品。
2010-03-11
忠犬小八 (Hachiko: A Dog's Story) 83分
2010-03-06
姊姊的守護者 (My Sister's Keeper) 90分
2010-03-03
Firefox 三大翻修開始測試
Mozilla面對競爭壓力,開始對Firefox做三個不同方向的大改變。
第一是新的JavaScript引擎,可以讓網頁版程式速度增快至少30%。第二是Windows版的新圖像加速引擎,可以靠著新硬體加速器幫忙處理圖像和文字。第三是一個程式開發工具來打造新的Firefox附加套件系統。
Mozilla自從五年前發表Firefox後,在對抗老大哥IE上有明顯的斬獲,不過一開始大部分的時間微軟的瀏覽器都僅稍微衰退。而現在Google Chrome開始快速開發,蘋果在Windows和Mac都積極行銷自家的Safari,Opera開發速度變快,而更重要的是,微軟正顯示出來他們想要重新打造IE的興趣。
根據Net Applications調查,Firefox在去年十一月全球瀏覽器市佔率是24.7%,而週一發表的二月份報告顯示稍微下滑到24.2%。而同一時間,Chrome從3.9%成長到5.6%。
Mozilla在去年對Firefox做了許多顯著的變更,在3.5和3.6版中加入了許多新功能,並且在開發一個名為「Lorentz」的更新設計,來減少來自如Flash播放器這種外掛造成的當掉。現在新一代的點子雖然還僅是很粗略的型態,但是已經準備開始測試了。
JavaScript大翻修
將JavaScript引擎加速到新境界,Mozilla功不可沒,而他們的TraceMonkey引擎在過去一直很有競爭力。但是它已經被Chrome V8引擎和Safari Nitro引擎超越,
而在Opera 10.5 beta中的Carakan引擎則有機會追上甚至超越所有的競爭者。
這些之所以重要是因為JavaScript在瀏覽器處理上佔越來越重要地位。許多複雜漂亮的使用者介面大量的使用JavaScript。而新的標準讓瀏覽器也可以在背景處理任務,為更進階的網頁和網路程式開了一扇門。
所以Mozilla有個新計劃名為JaegerMonkey。
Mozilla工程師認為,可以將某些常用任務轉換成處理器原生語言編譯,而非用高階JavaScript架構直譯,藉此可加速Firefox的 JavaScript引擎處理程式碼。不過JaegerMonkey程式開發者David Anderson在週五一篇部落格文章直指問題核心表示:
「我們發現,當追蹤成功時,我們會比一般的方式快,但是當追蹤失敗時,我們必須要回到過去的直譯器上。而那時候你的JavaScript跑來的水準大約是在2007到2008年左右(即在Firefox 3.5、Safari 4、Chrome之前)。我們無法接受,而我們需要去解決這個問題」Anderson說。
JaegerMonkey是設計來在兩種情況下都有最好表現。Anderson問到「為什麼我們不能夠追蹤並得到超快表現,而當追蹤失敗時,回到老方法時一樣很快?我們的新計劃,JaegerMonkey(或JagerMonkey)就有把這個考量放在裡面...我們才剛剛開始了,而結果很有希望。」
根據JagerMonkey程式人員David Mandelin的描述,Mozilla決定在Nitro JavaScript引擎上打造這個新元件。
Mandellin在部落格中說「我們決定匯入來自蘋果開源碼Nitro JavaScript JIT組合語言(just-in-time compiler)。我們之前就知道它很簡單而且快速(我自己用它來編譯正規表達式顯示它真的很快),它是開源碼,而且它是設計良好的C++,所以它很適合。」
使用SunSpider JavaScript來測試顯示JaegerMonkey的確有顯著較快。在融入Nitro,但尚未最佳化之前,Anderson的測試顯示在32位元 x86系統上速度增加30%,而64位元x86系統上則是加速45%。
不過JaegerMonkey離大量beta測試還有一段距離。原始碼已經可下載,但是尚未內建在Mozilla每日更新「Minefield」版Firefox原型裡。
Direct2D加速
另外一個Mozilla顯著改變是支援微軟的Direct2D技術來加速文字和圖像顯示,現在已經加進每日更新版裡。這代表會有更大量的實際測試,即便它還沒進入到官方beta版中。
Direct2D和相關的DirectWrite介面使用到電腦的繪圖處理晶片來處理在Windows Vista和Windows 7中許多顯示任務。其中一項改變是字體反鋸齒,可以在兩個維度上圓滑曲線來改掉字型邊緣的鋸齒、奇怪形狀,而之前的技術僅能運作在一個維度上。
Mozilla的Asa Botzier在週六的文章中描述他的結果說「當DirectWrite開啟時,字型看起真的很棒」。
不是很多人知道支援Direct2D正是正在開發中的IE 9其中一項新功能。在2009年微軟IE 9展示上,這個瀏覽器的原型在某些圖像任務如在線上地圖移動中,展示了巨大的效能改進。
Mozilla的目標是在Direct2D支援部分擊敗微軟,但是這個技術改變是很顯著的。
「有些套件如Stylish和AdBlock Plus可能會破壞這個新功能」Dotzler警告。而Direct2D預設並未開啟,Dotzler有提供使用說明給那些急著要使用的人。
JetPack SDK
另外一個Firefox改變是新的附加套件基礎名為Jetpack。Mozilla希望新的系統可以讓開發者更容易使用,而Firefox使用者比較容易管理,比如說安裝或是更新套件後不用重新啟動。
不過目前JetPack原型依然需要一些程式技巧來使用。而現在Mozilla準備透過釋出SDK來降低困難度。
Jetpack團隊成員Atul Varma在週六的郵寄信件宣布說「我們已經是出了第一版的Jetpack SDK 0.1發表候選(release candidate),但是它還十分粗略」
「現在這個SDK是給熟悉使用命令列的人,目前這個開發工具只能這樣使用。我們也在開發網頁版的開發環境名為FlightDeck,會讓整合和建造Firefox套件更為容易...但是目前尚未準備好。」Varma說。
JetPack在概念上很類似Chrome的網頁技術延伸套件系統,但是Chrome的套件系統才剛在Windows上正式釋出,而Mac和Linux上都僅是beta而已。Mozilla則是剛釋出JetPack最終原型外掛,版本是0.8,而目前正在準備一個不同的軟體包名為JetPack Reboot,預計將會內建在Firefox中。
附加元件是Firefox很重要的一個優勢。這些年來程式人員已經開發了上千種不同用途的套件,讓使用者可以自由客製化他們的瀏覽器,而不需要將全部功能都內建在裡面。Mozilla也在努力打造讓現有的套件系統(XUL)可以不用重開瀏覽器即可安裝或移除套件。
個別來說,這三個元素每一個都值得一提,但是都不足以讓Firefox有明顯的改進。而全部加在一起則顯見Mozilla沒有自滿,而且承諾讓Firefox持續更有競爭力。(楊士範/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