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ited 13 states (5.77%)
Create your own visited map of The World or Triposo world travel guide for Android

2008-04-13

尼斯湖水怪 (The Water Horse:Legend of the Deep) 82分






光看片名,會覺得是不是大蟒蛇或是酷斯拉之類的怪獸攻擊人類的故事,或是把某某動物受到輻射污染或是進化成可怕的東西然後對環境反擊,結果都不是,這部片中甚至沒有死亡,有的只是水怪和小男孩的情誼。以倒敘法開頭,來尼斯湖觀光的遊客,碰上了述說故事的老人,聽見了發生在他身上的往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家中少了男主人的一個蘇格蘭家庭,小男孩在湖岸邊找到了一個神祕的石頭,卻不知道那是一顆蛋,水怪從中孵化而出,與小男孩彼此陪伴。此後他們家被軍隊徵用為軍官宿舍,一批軍隊駐紮在附近以防德軍潛水艇入侵,但是水怪越長越大,不得已的小男孩只得把牠放生到尼斯湖中,有機會才會與牠見見面。但是軍官卻自以為是的下令攻擊水怪,讓水怪失去了對人類的信任,但小男孩不怕水怪,依然冒著生命危險想要保護水怪不被軍隊攻擊,最後在小男孩一家與他們家的工人和改過的軍官幫忙下,水怪奮力一躍,回到安全又自由的地方去。

這部片走溫馨路線,所以可以預料部會造成搶眼的風潮與票房,不過整部片的場景十分考究,而且配合天然地理條件,創造許多唯美、夢幻的畫面,光是看這些場景就很值回票價,讓人想親身遊歷一番。而水怪造型設計如同英文片名一樣,以馬為最基礎的概念,結合一些海獅、海龜與想像中蛇頸龍之類的恐龍特點,設計出此片的水怪,如果做成布偶,應該還蠻可愛的。這隻水怪原本的個性很溫和,只是愛吃了點,後來因為牠感受到牠身處危險的環境,長得十分巨大的牠,為了保護自己連船都能撞翻,才為溫馨的本片製造了一些些的緊張感。我最喜歡其中小男孩騎著水怪悠遊海底世界的那段,先不提小男孩的閉氣功力十分了得,以第一人稱視角呈現的速度感與海底景觀,很有看頭,有點像是大魔境電影中騎著飛龍的海中版。片子表現的中規中矩,適合闔家觀賞,去電影院更能感受到取景的認真與畫面的呈現,值得一看。另外要說的是,這部跟另外一部片尼斯湖水怪傳說(The Secret of Loch Ness),是不同的電影喔,千萬不要搞混。

2008-04-08

料理絕配 ( No Reservations ) 75分


料理絕配的主題當然離不開餐廳,我又對美食特別有興趣,加上主角是我相當欣賞的Catherine Zeta Jones,一定不會錯過的,但是整部片的劇情跟我想像中的有點不同。Catherine Zeta Jones劇中是一個生活嚴謹,求好心切的餐廳主廚Kate,人生以創造美味料理為目的,對於餐點的水準相當自負,不容他人質疑。但一個人生活,很難敞開心胸接納別人的她,卻得扶養他妹妹意外後留下來的女兒,也就是她的姪女,想也知道,一個剛失去至親的小女孩,與不善與人打交道的Kate,自然有許多不習慣,Kate著重工作的表現,無法陪伴Zoe,還好有因為傾慕Kate自願來餐廳當二廚的Nick,以活潑的個性打開Zoe的心房,也讓Kate慢慢卸下了堅強的武裝,萌生愛情。不過Nick的表現傑出,讓Kate覺得自己的專業被侵犯,又犯了過分投入工作的老毛病,讓Nick只好離開,後因Zoe的失蹤,才讓他們重逢。

剛開始看到片名,以為是類似食神之類的烹飪對決,可以看到華麗的料理對抗,然後由敵人而慢慢欣賞彼此,不過這部片花了比較多的篇章在描述Kate與Zoe的互動,變得料理的部分只是主角工作場景而已,雖然鏡頭多在餐廳與廚房,不過略嫌牽強。而Kate與Nick彼此的互動著墨不夠多,讓人覺得感情發展速度過快,比較沒有感動的成分,建議可以等DVD出來,找個悠哉的午後,泡杯咖啡配甜點,好好欣賞。

2008-04-06

Hero電影版 77分



木村拓哉是日劇天王,從我國高中就聽過他了,演出過很多膾炙人口的日劇,不過電影上的表現不若日劇傑出,他演出的日劇很喜歡用英文取名,Hero就是其中蠻著名的一部,他扮演一個愛看愛買電視購物的率性檢察官,努力的在這個嚴肅的工作中,保持天性,追求正義,對於找出真相有著極端的熱情,日劇上映的時候,收視率不錯,但在日劇版中,和松隆子飾演的事務官,一直有淡淡的情愫,連最後一幕都有松隆子跑去石垣島的情結,總算在電影有明顯的交代。

Hero電影版把日劇中的主要角色全部都留任,連SP特別版的角色都有著墨,劇情從一件傷害致死的案件出發,卻因為議員想要為自己洗刷收賄嫌疑,雇用了名律師(松隆子的父親),替傷人的青年開脫,替自己製造不在場証明。木村接手了芝山檢察官原本輕易搞定的案子,但兇手出庭時卻大翻供,靠著律師的辯護脫身,不過木村想為死去的受害者討回公道,千辛萬苦的克服困難,甚至遠赴韓國查案,與李秉憲有小小對手戲,他的同事也鍥而不舍四處收集證據,最後定罪的結論,像是停車位的數目,還有搜查火災現場目擊者的手機照片等,雖然有點誇張,但是仍然不離中心思想,就是伸張正義的基本原則,算是中規中矩。

電影延續了日劇版的梗,像是五花八門的電視購物,還有木村專注使用的好笑畫面,連萬能的妙手酒吧老闆田中要次,都在最後幫了木村和松隆子一把,讓他們表明心意。本劇的場景選擇都很不錯,會讓人想親自參觀,不過我總覺得木村拓哉拍任何戲都是那個表情與有點耍帥的風格,感覺是以一套模式演所有的戲,沒啥變化,所以不會讓人有驚喜的感覺,希望臺灣也可以拍部類似的法律戲劇,提升一下正面的價值觀,對社會風氣會有幫助。

超級盃奶爸 ( The Game Plan ) 80分





超級盃奶爸,跟所有家庭喜劇差不多的橋段,一個從小與自己父或母親分離的孩子,因緣際會的必須與從未謀面的父或母親見面,由於從來沒有一起生活過的經驗,從中產生所多彼此適應的笑點,Dwayne Johnson有點像是扭轉未來的Bruce Willis和小鬼魔鞋的Morris Chestnut綜合體(Morris Chestnut也有在超級盃奶爸演出),多金有品味,自我意識強,凡事以自己為優先出發點,在遇上了天真無邪的女兒闖入他的生活,從一開始的陌生,越來越熟悉彼此,融合一些衝突性活動像是美式足球與芭蕾、象徵著改變自己,敞開心胸,從中找回最原始的親情感動,讓Dwayne Johnson飾演的Joe Kingman從一個眼中只有勝利的超級球員,變成一個親情優先的好爸爸,故事雖然單純,不過卻拍的有質感,努力做出與其他同類片的些微差異,光是看了Joe Kingman的高科技豪華住宅就很過癮,雖然點子不是最棒的,不過整體表現中規中矩,值得花時間去欣賞。

2008-04-05

當記者的夢想

在國中之前,總覺得在電視上或是報紙上提供給人第一手的訊息,是很偉大的事業,因為代表一種權威性,讓人不容質疑,又必須分析其中的緣由,讓人有信賴感。所以,以前總是細細品讀報章雜誌,從中學習一點修辭與敘述語法,還有電視新聞主播的口條,希望能跨入這個行業,當個傳遞資訊的使者。那時候特別想當體育相關的記者與主播,一想到可以親身體驗所有球賽,而且又可以與球員有深入對談,是多麼美好的事情。不過年齡越來越大,對於社會有更進一步的認識,也慢慢涉獵到各種領域的知識,開始發現,許多真實面,往往會被有心人士操弄,造就另一種呈現的風貌,甚至會與真相背道而馳,這與新聞從業人員的基本精神實在大異其趣。

現在常常看到新聞媒體,輕易的為人朔造形象,像是為非作歹的惡徒,有時卻被打造成平民英雄一樣,即時必須養家活口,也不該用正當的理由替非法的行為掩飾;而平時盡心盡力的在自己崗位上犧牲奉獻的人,傳出了一點負面新聞,還沒來得及查證,媒體就要挖出其所有過去的經歷與行為,硬是要用過去的紀錄推測出必然有失當之處,加以牽連,如果結果不如預期,就簡單用個道歉啟示就打發了,讓人難以苟同。

更讓人不能接受的是,現在的新聞人員,打著言論免責的大旗,常常用聳動的頭條標題,直接為事情下結論,頂多加個問號或是驚嘆號,便聲稱自己只是猜測,並沒有斷定,所以無法律責任,這樣的行為會間接誤導民眾的判斷,平日的兢兢業業抵不過一句記者的推論,什麼時候我們的社會已經讓記者有判決的功能了?如果每個人都憑著自己的直覺去猜測一件事情,醫生覺得你沒病就不幫你檢查,或是隨意就診斷,然後因為接受錯誤治療而併發其他問題,醫生就跟你道個歉了事,這樣覺得合理嗎?

我不是新聞專業人員,所以上述的看法有我自己的觀點,或許與大家不同,但是我也曾經看過這樣的畫面,記者追著受害者的家屬,硬是要逼問出一點點感想好讓他發揮,或是在案件現場妨礙救援,然後被架離時又高呼妨礙人身自由,隔天的新聞一出來,一般民眾只能看到不理性的案件當事人或是動粗的警員,卻永遠看不到惡言在先,囂張跋扈的新聞媒體,連這基本的事實報導都無法做到,要怎麼取信於他人?還有現在網路資訊發達,記者常常上網收集一些已發表的文章或是最新消息當做自己的新聞發布出去,連資料收集都不願意自己動手,要怎麼期待有獨到的觀點,幫助民眾獲取新知?當新聞人員的念頭,在我長大時,就慢慢不見了…。

2008-04-01

38年後 新型記憶晶片上市Numonyx公司執行長Brian Harrison 31日宣布,已開始對客戶提供相變記憶(phase change memory;PCM)晶片的樣本,並預定在今年稍後開始商業量產PCM晶片。

Numonyx公司執行長Brian Harrison 31日宣布,已開始對客戶提供相變記憶(phase change memory;PCM)晶片的樣本,並預定在今年稍後開始商業量產PCM晶片。

Numonyx是意法半導體公司(STMicroelectronics)與英特爾合資成立的記憶晶片公司。

Harrison說:「我們今年會讓它上市,帶進一些營收。預計要一、兩年,才會商業普及化。」

這對PCM而言,可謂一大里程碑。長久以來,相變記憶體技術一直卡在「數年以後」的階段,動彈不得。

分析師Richard Doherty在2001年預言:「一、兩年後,PCM可能比快閃記憶體還便宜。」他並預測PCM技術可能在2003年上市。

英 特爾共同創辦人也是「摩爾定律」發明人Gordon Moore則在1970年9月28日那期的《Electronics》上發表文章,預言「相變化非揮發性記憶體」(Ovonic Unified Memory;OUM)可望在2000年之前誕生。OUM與PCM其實是同一型記憶體。

然而,PCM姍姍來遲,大致有兩個原因。

一,此技術不容易駕馭。在相變記憶晶片中,基板(substrate)上極微小的 bit被加熱到攝氏150度至600度。基板的材質與製造CD光碟的材料相同,bit遇高熱則熔化,冷卻後又呈結晶狀,視降溫速度快慢變成兩種結晶構造體 當中的一種。這兩種不同的結晶構造展現對電流高低不一的阻力,而這兩種不同程度的阻力於是形成電腦運算的0與1。資料於是產生。

二,快閃記憶體製造商不斷改良技術。2001年時,一些人士相信,快閃記憶體邁入65奈米級的晶片設計時會遭遇瓶頸,但結果此技術已提 升到45奈米階段。今天,製造商用65奈米技術量產,45奈米晶片的樣本也已面世。Numonyx還製出32奈米的傳統NOR快閃記憶晶片樣本。

若是現成的技術還很好用,又何必換呢?

Harrison說,這些年來,英特爾與意法半導體在控制這種材質方面,已有長足的進步,特別是想出一種利用傳統晶片生產線製造PCM晶片的方法,大大地降低生產PCM晶片的障礙。

儘管Philips、IBM等廠商在PCM技術上都有進展,但Harrison說,目前為止只有三星接近商業量產階段。

Numonyx技術長Ed Doller說,效能是改用PCM晶片的主要動機。PCM晶片可耐數千萬次讀寫周期,遠比快閃記憶體耐用。在PCM晶片上讀取資料,只需70到100奈秒 (nanoseconds),和NOR快閃一樣快。寫入資料的速度可達每秒1MB,則與NAND快閃晶片相當。而且沒有 ,與DRAM類似。

換句話說,PCM晶片兼具上述NOR、NAND、DRAM三種記憶晶片的最佳優點於一身。而且, PCM耗電量可能大幅降低。

同時,製造成本也在迅速下降中。Numonyx希望,明年能以45奈米製造生產PCM晶片,那麼在價格方面就可以跟single-bit-per-cell NAND快閃記憶體競爭。(唐慧文/譯)

==================================================================


記憶體與相關電子產業,去年都面臨了產能大於需求的問題,加上全球經濟狀態的起伏,讓之前大賺特賺的記憶晶片產業過了寒冬,因為換作業系統與數位相框及隨身碟的銷售量,沒有明顯帶動買氣,也就是這些都非殺手型應用,無法立即改變使用者的習慣。同時,又要遭遇SSD的衝擊,使得許多大廠紛紛跨足不同記憶體晶片組的設計,連IC design house都有因應不同晶片組的控制晶片產生,還聽說有黑心晶片出現(就是讓電腦認為這個記憶卡有1G,但是實際上只能存放128MB的黑心產品),如果還沒有足以帶動產業的產品出現,那麼記憶模組廠紛紛轉型是遲早的事。

2008-03-24

OLED電視產品上市 朝大尺寸應用邁進

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顯示器最早出現在1999年,當時它被認為是平面顯示領域的後起之秀,以及將迅速在各種廣泛應用中取代LCD的殺手。而當時的業界評論人士也曾提醒道:OLED技術可能要到2002或2003年時才能提升到可推出10英吋產品的水準。

時光飛逝,轉眼間已過了九年,在2008年的今天卻只有一款大於10英吋的OLED產品問世,且其數量相對較少,因而據說製造商是每推出一 台就賠一台。此外,OLED技術目前仍侷限在若干小尺寸螢幕的應用。這一切究竟是怎麼了?最近,Sony已開始推出一款11英吋的OLED電視以試驗市場 反應,然而下一步呢?

針對OLED技術發展未能符合預期這一結果來看,有兩項最常被提及的理由。其一,LCD技術一直持續地發展,在推動更低成本與更高性能的道路上不曾稍歇;而被動OLED因而變得較不具有吸引力。其二:主動矩陣(AM)OLED在AM電路、顯示器材料和構造,以及在電路和顯示器的發展障礙並實現合理製造良率所需的投資看來似乎無法獲得預期的回報。

研究公司DisplaySearch副總裁Barry Young指出,“在2004~2005年因景氣跌至谷底引發業者退出潮流之前”的約15家被動OLED廠商中,目前僅存幾家,包括錸寶科技 (RiTDisplay)、TDK、先鋒(Pioneer)、悠景科技(Univision)和三星(Samsung) SDI等公司。一直到2007年秋天,Samsung SDI才第一次將AM OLED投入量產,現在每月都可出貨幾十萬片的2英吋產品。此外,奇晶光電(CMEL,幾萬片)和Sony(幾千片)這兩家公司從2007年起也開始小量 投產。

產品趨勢

根據DisplaySearch表示,大約有90%的OLED產品僅針對兩項應用:個人媒體播放器和行動電話。在行動電話應用中,AM OLED一般作為行動電話的主要面板,而被動OLED則應用在較低要求的次面板中。

儘管朝向2.8~3.2英吋轉變的趨勢相當明顯,但目前最常用的OLED面板還是QVGA(320 x 240畫素)規格的2.2~2.4英吋產品。

例如,奇晶光電最近就擴展其於2.4英吋產品以外的領域,推出了一款26萬色的2.8英吋AM OLED。該產品顯現出OLED比LCD所具有的優勢:僅2mm厚的外型、+/-90°的無限制視角,以及-40℃到+85℃的寬廣工作溫度範圍。

最新的2.2英吋AM OLED具有很好的性能,包括10,000:1以上的對比度、200nit的亮度,而功耗僅為1/4W。目前,該顯示器的使用壽命(一半亮度時)可達約5萬小時。

目前小尺寸OLED供不應求,Young指出,但已有跡象顯示2008年的產量將可增加。例如,奇晶光電和Samsung SDI都發佈了建造新生產線以加倍其OLED產能的計劃,而目前生產線的良率提升也將可增加未來的產能。在2008年,就整個手持設備的中階市場來說, Samsung SDI和奇晶光電都將AM OLED鎖定在3~到8英吋的應用領域。

此外,先前也曾生產被動OLED的LG電子在2007年開始AM LCD的生產;而包括佳能(Canon)等公司也可能在隨後加入。

也有一些跡象顯示,大尺寸OLED將在幾年內問世。幾家公司已展示其較大尺寸的AM OLED,例如Sony的11吋和27吋產品、Samsung SDI的15.1吋顯示器、奇晶光電的25吋顯示器等。在2006年推出OLED電視所造成的轟動使得沈寂的大尺寸OLED計劃重新煥發活力,並促成 Sony公司在2007年底推出一款11英吋的OLED電視,Young表示。

截至目前為止,Samsung SDI宣佈,該公司預計在2009年時將會有14、15和21英吋的AM OLED監視器問世,而2010年將出現42英吋的AM OLED電視。奇晶光電的目標是在2010年針對電視應用推出32英吋的AM OLED。此外,LG Philips LCD也正開發AM OLED,並展示了用於打造可撓式顯示器的技術。據稱,日本松下(Matsushita)也正研發用於電視大小的AM OLED;而卡西歐(Casio)也是一般公認可能成為該領域的新競爭者。DisplaySearch預計,在2009年將有30英吋的AM OLED電視問世。

當然,誰也不能保證OLED製造商不會再次抽身而退。實際上,東芝公司就曾經發佈將在2009年推出30英吋AM OLED電視的計劃,然而卻在去年12月就改變了初衷。東芝公司在AM OLED業務的新開發重點將是行動電話等應用的小型面板。

=======================================================

OLED一直有取代LCD的架勢,不過經過那麼久的發展以來,始終難以在良率與價格上取得平衡,以至於國內許多顯示器的廠商紛紛抽腿,雖然成像畫質與顏色細膩度高過LCD,但是必須讓使用者認同這樣的品質值得花更多金錢去換取,才能打入市場。我的同學也有不少在OLED領域研究,但是加入公司後,卻被抽換到其他部門發展,可以看出臺灣廠商目前對於OLED是抱持觀望態度,但是科技產業就是這麼現實,發展的時間晚了一步,往往會讓很多comman sense的專利與概念被對手搶先登記,等到這個技術普及後,就要面對外國大廠的專利訴訟與權利金大戰。不過發展新的技術,若是投入資金龐大,沒有具體成果,又會讓股東臉色難看,這兩者間的關係非常微妙。臺灣的科技產業常常因為政策或是技術更替,必須快速做出大規模的反應,這樣的求生力也是臺灣科技產業的優勢之一,只不過在絞盡腦汁的cost down過程中,是不是應該在產品上建立其獨特性的附屬價值,一來可以測試使用者對於新技術的接受度,二來又可以鞏固自己的專利網,或許是比較好的發展形態。

2008-03-20

Google不只給你Earth,更要給你全宇宙

還記得Google之前推出的Google Earth服務嗎?可以透過空照圖,看到地球上所有角落,當然清晰程度就要看衛星空照圖提供到多詳細的檔案,不過已經可以讓使用者在電腦前就可以神遊世界,即使去不了,用Google Earth去瀏覽一下也不錯。當初還在想說,Google一直想做各種領先世界潮流的服務,像是不用等到太空旅遊普及,就可以先睹為快月球的面貌Google Moon,那時就想,會不會以後有Google Universe帶領人類探索宇宙,果不其然,在2008年3月19日,Google推出了Google Sky,讓對天文與星體有興趣的人,可以盡情徜徉宇宙。也不用三更半夜跑到山上看星星了,以後約會可以約在電腦前面,抓星星給女朋友(不過這樣做分手機會很高),太閒的人還可以當地球防衛先鋒,多多留意其他星體的變化,搞不好還會發現外星人的陰謀,還是與外星人的第一類接觸之類的。可能一般人都會覺得,為什麼要做這種看似沒有利益的事情,要想想Google Earth推出後,是許多軟體公司與系統廠搭配Google Earth做出加值應用與服務,而Google便可從中提升網頁點擊率與收取授權金,這才是一間偉大公司的營運策略,由你定出遊戲規則與遊戲工具,使用者則是享受此遊戲,當然要越友善越方便越好。找到前人未開創的領域,從中做出心得與興趣,在以此造福人群,又可以此維生,這是多完美的組合啊!值得所有想創業的人細細品味。





2008-03-17

2008臺灣燈會在南科

趁著剛好要回臺南處理事情,就順便去今年在南科陽光電城辦的臺灣燈會,有去過南科的都知道,那邊真的還蠻寬闊的,舉辦這種需要大量場地的活動,很適合,但是相關的交通配套措施要弄好,否則民眾瀏覽意願會降低許多。這次燈會的規模很大,還有分成不同的主題燈區,光是隨意逛逛就要花上2-3小時,展出的作品水準也不錯,而且現場也有一些大型的裝置藝術,扣掉火車實在太擁擠的問題,其實整體相當成功。
南科臨時車站,在新市與善化中間

花海
向日葵步道

還蠻有意境的展示品

花卉建築

免不了要來個應景的老鼠燈


鼠年主燈


2008臺灣燈會招牌

大鐘,超多人排隊


另一方向的招牌,但是是龍的造型

臺灣和平才是最重要的

有希望才有未來


燈繫有許多人的願望

煙花燦爛

不要再有對立與鬥爭

回程滿滿的人潮

2008-03-14

奧運資格賽中澳中非戰後

中華要要前進奧運,最大的敵人澳洲,在312正面交鋒,由於澳洲實力不錯,國際賽成績也有一定水準,甚至在這次比賽擊敗曾經贏過中華隊的加拿大,由於八搶三資格賽是單循環,所以要自己搶下前進北京的門票,不靠他人幫忙,就要贏澳洲,陳金峰還親臨現場為中華隊加油。中華隊派出了三天前封鎖墨西哥的陣中頭號先發陽建福,由於上次的投球數不多,所以還算合理,更何況這場比賽非常重要,當然要讓王牌投手出場。這場比賽陽建福投來得心應手,先在前幾局找出主審喜愛的球路與位置,發揮了優秀的制球力,前半段以伸卡球為主,後半段滑球發威,配合有尾勁的快速直球,成功將澳洲打線壓制住,從開賽起還一連解決了十四位打者,顯示狀況正好,整場比賽只被打出了零星的四支安打,沒投出任何四壞球;打擊方面羅國輝、張建銘手感還是很燙,扮演攻擊的火車頭,林智勝、林哲瑄也有表現,老將捕手君璋除了引導投手扮演場上教練外,也幫中華隊打下分數,這一局中華隊就打下四分,讓阿福無後顧之憂。守備方面延續了前幾場的精采表現,三名外野手都有精采的演出,內野也有多次雙殺守備,順利化解失分危機,終場,陽建福投出個人國際賽代表作,以四安打無四死完封拿下勝利。中華隊也順利進軍北京奧運,這次陽建福主投對墨西哥與澳洲兩場硬仗,不辱使命,堪稱是中華隊最有價值球員,而羅國輝適時製造打點,還有長打演出,守備也固若金湯,配合場場上壘稱職扮演開路先鋒的張建銘,構成中華隊的打擊重心,彭政閔、張泰山、林智勝三位中生代球員也有不錯表現,穩定軍心,帶動林哲瑄、林益全等年輕打者,展現出強大的團隊棒球戰力,硬體扭轉劣勢,打進奧運。

隔天遇上實力較弱的南非,中華隊多以年輕球員出場,可能是前晚戰勝澳洲,壓力減輕也稍作放鬆,感覺打擊沒有發揮,只有不連貫的安打配合犧牲打搶下一分,蔣智賢個人雖有失誤,但是以陽春砲將功折罪,其後在八局上再搶兩分,全場攻勢只有如此。投手方面,狀況普通的姜建銘以變化球讓南非打者無法發揮,後援的鄭凱文、林克謙、李瑋華沒讓對方越雷池一步,最後以40打敗南非。